瞄准伊拉克光伏蓝海,全球光伏巨头抢先布局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瞄准伊拉克光伏蓝海,全球光伏巨头抢先布局
日期:2023-12-13 09:13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图为阳光电源卡塔尔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阳光电源/供图在伊拉克石油部长伊赫桑阿卜杜勒贾巴尔看来,阿拉伯国家需要寻求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多能源的方式,才能推动现代经济形成。


2030年实现12吉瓦装机这是伊拉克设定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伊拉克发展可再生能源潜力大,并开始鼓励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崛起,希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达33%。


明确向新能源转型后,伊拉克开始招商引资,希望牵手中国企业共同开拓当地光伏市场。中东原本就是国内光伏企业重点关注的市场,我们在中东地区作了很多布局,也一直在关注伊拉克市场。随着伊拉克明确启动绿色能源发展进程,我们希望能够将先进技术带入伊拉克,助力其解决供电难题,让当地居民用上电、用好电。阳光电源中东和北非大区运营总监吴磊说。


能源转型需求迫切,亟需寻求国际合作


伊拉克电力供应长期短缺,近1/3电力供应来自进口,而且依靠进口天然气发电。当前,伊拉克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对电力的需求很高,为保证国家建设所需的电力供应,伊拉克政府将目光瞄向光伏。


伊拉克地处中东,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该地每天的日照时间可达到810小时,年均日照时常可以达到30003650小时,具备大规模开发光伏的条件。


吴磊介绍,目前,伊拉克对光伏有三大明确的市场开发方向。一是集中式地面电站,这部分由伊拉克政府主导,开展招投标工作;第二是工商业光伏,伊拉克电网整体稳定性较差,而光伏可以满足当地小型生产场所的日常运营,缓解弱电网造成的电力供应问题;第三是户用光伏,即一般居民用电,伊拉克有不少无电区,安装光伏可以改善无电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上述背景下,为促进能源转型,伊拉克批准了一项总规模达6.8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促进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今年10月,伊拉克环境部长兼国家地雷事务负责人尼扎尔阿米迪宣布,计划到2035年绿色经济投资达到1000亿美元,并强调在该地区发展绿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明确,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促进绿色经济模式建立。


今年9月,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总经理侯赛因卡拉姆拉比访华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已广泛参与伊拉克油气、电力等领域的建设,为伊拉克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巨大贡献,未来希望有更多中国企业参与伊拉克能源项目。


电网脆弱,对新能源技术要求更高


随着需求显现,伊拉克开始成为光伏新兴市场,光伏开发潜力巨大。但不可忽视的是,伊拉克电网不发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给相关产品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据了解,伊拉克电网覆盖率和容量较低,是典型的弱电网,这也意味着其电网的容错率较低。不管是作为备用电源在主电源停电时启动,还是直接介入电网,光伏项目都有可能影响电网整体稳定性,给本就脆弱的电网增加挑战。


这一现实环境直接导致当地新能源电站对逆变器等相关核心设备的要求更高。吴磊指出,根据不同需求,阳光电源就要因地制宜,提供适合该地现实情况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光伏电站要接入弱电网,就要考虑到如何对电网形成强支撑,又如何深度结合光伏和储能,提升新能源稳定性及消纳比例。如果是离网型或作为备用电源,就要让光伏和储能打好配合,发挥最大效用。


据了解,电网较弱意味着SCR(短路比)较低,很容易导致并网失败或脱网问题。目前,电网所需的最低SCR值为1.5,而逆变器能兼容的SCR值越低,并网后对电网的支撑就越好。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发挥自身技术实力,其1+X模块化逆变器和SG350HX组串式逆变器已分别通过SCR=1.018和SCR=1.1测试,储能方面拥有干细胞电网技术,能实现0ms跟网/构网自切换,不断探索极限值,全面提升电网支撑能力。


我们在中东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市场洞察,开发经验丰富。此前,我们曾参与建设为卡塔尔世界杯打造的光伏项目,规模为800兆瓦。当时,大规模绿电的接入对卡塔尔电网也是一个考验,但在中国先进技术支撑下,项目运行正常,这也为我们开发伊拉克市场增强了信心。吴磊说。


对中国企业而言,伊拉克市场的潜力和魅力不只在于需求和规模,还有对先进光伏技术的渴望。也正因为高技术要求,让中国企业在伊拉克市场脱颖而出。


践行本土化服务,落地生根当地市场


出海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基因,但开拓新市场并非易事。海外作战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还有销售网络、当地服务团队覆盖建设情况以及响应能力。


自1997年成立以来,阳光电源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无论是产品质量和规模,还是市场覆盖范围,都是全球光伏企业的佼佼者。截至目前,除传统优势业务光伏逆变器外,阳光电源的业务已拓展至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运维、充电设备、新能源投资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控及电源系统等各方面。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