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东湖电缆隧道——智能测温和防盗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湖北东湖电缆隧道——智能测温和防盗
日期:2015-06-15 09:22


在湖北省武昌洪山路旁,坐落着湖北省首条智能电缆隧道东湖电缆隧道,内装高清摄像机和红外定位仪,可以让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通过电脑测温度和防盗。这条700米长的电缆隧道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造价近地铁隧道的十分之一。


整条电缆隧道内,安装了6部高清红外视频监控摄像机、8处高灵敏度红外定位仪、235个超细干粉灭火器、3部应急固定电话、2处气体检测装置和若干条电缆表皮测温光纤等设备,成为高压电缆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千里眼、顺风耳。



6部高清红外摄像机,可360度自由旋转,在700米范围实现监控无死角。电缆隧道内的一举一动,全被摄像机纳入眼底。只要人员经过时,红外对射自动定位装置感应到人体,就会亮起红灯,向后台发出报警信号。一旦出现外来人员入侵,对隧道内进出多少个人,监控系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粗大的黑色电缆表皮上,附着一条蓝色光纤,可实时感知电缆表皮温度,根据表皮温度高低,系统就能反推测算出电缆内部的线芯温度和电缆负荷电流。一旦表皮温度超过限值,就会报警,提醒系统降低电缆负荷电流。光纤测温,主要控制电缆电流不超载,防止线路出现突发跳闸停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自从有了智能系统,只要不出故障,巡线员只需要3个月下一次隧道,平时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巡视。


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覆盖武汉三镇的地下电缆隧道已发展到14条,运营里程达到35公里。隧道内不同等级的高压电缆长度已超过630公里,按照武汉三环线91公里的长度换算,相当于7条三环线的长度。



来源:电缆网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