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海缆23天内连续交付3根大长度220kV光电复合海缆
日期:2021-07-20 15:48 来源:企业供稿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海上风电进入近十年来的发展高峰期,特别是随着平价上网进入倒计时,2020年开始,海上风电行业也迎来了抢装潮,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快速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海缆企业订单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宝胜海缆也迎来了产品交货高峰期。



目前,宝胜海缆已参与中国沿海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等地众多大型项目建设,相继服务了江苏盐城国能大丰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启东海上风电项目,国内三芯220kV超大截面、最大长度两回路80公里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山东省首根220kV超大长度光电复合海缆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与多个国际项目形成战略合作,积极助力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沿海国家的海洋工程项目建设,扬帆海内外。

7月16日,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有限公司在扬州宝胜海缆码头,成功向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项目交付一根220kV光电复合海缆,这是宝胜海缆在短短23天时间内,继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后,连续交付的第3根220kV大长度海缆,总长度超过了122km。
攻坚克难
23天成功连续交付3根大长度海缆
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项目等三个项目都属于海上风电行业,作为海上风电的大动脉,海缆的作用是连接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担负着把海上风机发出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上的重任。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宝胜海缆23天以来交付的第三根220kV大长度光电复合海缆。


此次,宝胜海缆连续交付了三根大长度、大截面的光电复合海缆,标志着宝胜海缆相关工艺控制的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制造质量的可靠性,以及企业履约能力得到进一步检验。宝胜海缆研发部经理张慧甍表示,今天交付的华能大连市庄河项目是中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海域地质条件及海况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高,可作业窗口期短,时间紧任务重,无论是在技术能力、工艺水平,还是在生产装备,以及交付保障能力上都对宝胜海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此次连续交付的三个项目中,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使用的三芯220kV海缆,是目前国内成功交付的长度最长、截面最大、重量最重的光电复合海缆,两回路超过了80km。宝胜海缆充分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技术、工艺、生产、质检等部门力量,全力攻坚,在产品研发与工艺创新上引入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知名设计院,创新工艺研发,潜心精益生产,总结归纳出了一整套完备的工艺技术体系。目前,宝胜海缆生产的三芯220kV光电复合海缆工艺技术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宝胜海缆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进装备与技术,成功导入5G技术,实现对海缆制造全过程数智化管控,对产品生产制造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乘势而上
宝胜海缆争当双碳赛道领跑者
在全球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放缓的重要力量。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魄力和决心。


张慧甍表示,作为能源系统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海上风电产业凭借着输电距离短、消纳方便、效率高、运行小时数长等特点走到了低碳经济的时代风口,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风电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电从海上来,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各地方政府吹响了海上风电建设的号角,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海上风电的抢装潮也顺势传导到产业链上游的海缆企业。


宝胜海缆是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先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宝胜海缆结合国际先进技术,已经创新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导体阻水绞合、抗蠕变、恒张力控制等工艺,实现大长度生产,降低海缆系统因接头多而引起的故障率。张慧甍骄傲地说,加之在生产上,宝胜海缆充分发挥行业最高的VCV立塔生产线优势,结合全球最前沿的超级交联等工艺,在绝缘偏心度、交联度、热收缩等核心指标做到了高精度受控,生产技术好离不开好的生产装备,在生产装备方面,宝胜海缆引入全球领先的生产检测装备近百台(套),并融入宝胜特有技术对装备进行改造优化升级,保障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高可靠性,实现大长度、大截面海缆长度增加30%。



目前,宝胜海缆已参与中国沿海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等地众多大型项目建设,相继服务了江苏盐城国能大丰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启东海上风电项目,国内三芯220kV超大截面、最大长度两回路80公里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山东省首根220kV超大长度光电复合海缆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与多个国际项目形成战略合作,积极助力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沿海国家的海洋工程项目建设,扬帆海内外。
创新驱动
宝胜海缆力当绿色新能源率先探索者
中国海上风电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能。随着近海资源趋近饱和以及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成熟,海上风电发展正由潮间带、近海逐渐向远海发展。
这既是考验,更是机遇。海上风电场逐渐向深远海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当前输电技术瓶颈大概40km左右,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再往深海超过50km以上,在技术上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宝胜海缆执行总经理赵文明介绍,作为海缆行业领军企业,宝胜海缆已经成功攻克了220kV超大长度海缆技术,近期已成功交付了国内最长的福建长乐两回路80公里大长度大截面220kV海缆;宝胜海缆正在向直流500kV、100km及以上超大长度、超大截面海缆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随着抢装潮的即将落幕,至此海上风电产业微利经营、竞价血拼的时期即将到达尾声,科技进步、降本增效成为未来风电行业盈利的主要竞争力!
面对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海缆本身在制造技术攻克的同时必须降低制造成本,未来的技术进步,不仅仅是产品性能的提升、生产工艺的优化,还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降本增效。赵文明认为,随着海上风电向机组大型化、规模化、深远海化方向进军,如何在提高输电长度的同时做到节本降耗,是平价上网时代到来后,海上风电产业面临的首要难题,相对于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普遍采用35千伏交流海缆集电线方案,宝胜海缆研制的超高电压、超大容量、深水海缆新品,在风场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减少电缆用量;同时高电压也能降低线路有功损耗,从而提升了风电场的电能送出效率和效益。在海缆结构方面,宝胜海缆通过优化海缆生产工艺,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电缆重量,便于运输及安装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海洋的保护。


宝胜海缆公司作为中国海缆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研发生产方案体系,通过独有的生产技术可以将海缆绝缘偏心度可控制在3%以内、圆整度达到99.5%,在提高海缆品质的同时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生产成本,使得宝胜海缆在国内乃至全球海缆行业处于优势地位。
顺势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宝胜海缆正深耕海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着力打造以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体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开启低碳新时代,力争成为引领中国绿色新能源行业的率先探索者。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