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 中天分享“碳”路收获献智高端对话
日期:2021-11-19 10:36 来源:企业供稿
11月16日,2021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在江苏盐城召开,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率队参会,并就碳中和背景下的海上风电平价之路、海上风电开发与合作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主会场
本次论坛由国家能源局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盐城市人民政府、中国欧盟商会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中欧海上风电合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围绕发展前景、机遇挑战、技术前沿、行业热点等议题展开研讨,推动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出席行业高端对话。在谈到双碳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时,他提出:共享储能是目前新兴的一种集中式储能电站投资建设及使用的交易市场模式,可共建共享。他表示,共享储能将发电侧独立的储能电站集中配置,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在区域范围内,统一协调管理土地、人力等相关资源,从而使储能系统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通过共享储能的模式,降低了新能源配套储能的建设成本,节省了储能设施的日常运维成本,提高了安全把控能力,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加快储能的产业化进程。他建议地方政府加以引导,协调资源统筹建设。

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
在谈及欧洲海上风电平价发展历程及经验话题时,薛驰说,中天科技早在2015年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成为国内首个签约欧洲高压海缆总包项目的企业,为欧洲海上风电开发贡献了中国力量。近年来,中天科技连续参与了多个欧洲海上风电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驱动了自身的技术突破与发展。他建议:国内海上风电开发以及行业发展可以充分吸取、借鉴欧洲的经验,并寻求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逐步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平价上网。
薛驰介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发展阶段,中天科技将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

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副总裁薛建凌
传统的海缆结构设计、研发更高电压等级产品、更优化的材料选型等方案,对未来风电发展输电需求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围绕未来深远海风电场输电线路的主流产品、技术储备等方面提出了中天的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普遍认可。


十四五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盐城规划902万千瓦近海和2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容量。中天科技抢抓发展机遇,勇当碳路者,助力盐城打造全球有影响,全国树标杆的绿色能源示范城市。近年来,中天科技的通信、电网、新能源、海洋等多产业陆续落户盐城。其中,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于2020年成立,专注于超高压交、直流海底光电复合缆生产与研制,并以大丰港为核心,辐射苏北至渤海湾,致力成为中国一流的海缆生产、施工全系统EPC服务基地。
中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薛如根、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总裁肖方印、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华、中天科技集团海洋事业部总经理畅博等人参加会议。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