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即墨区: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
日期:2022-01-11 10:08 来源:青岛政务网
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一期正进行设备安装;宝鉴科技风电大型结构件项目二期已完成场地平整;青岛造船厂海上风电生产线技改项目已完工投产,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5亿元海上风电的背后,是一条庞大而精密的产业链。近年来,我区围绕经略海洋攻势,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切入点,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项目落地落实为抓手,不断优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关键生产车间完成封顶
对海上风电而言,海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日前,位于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有了新进展,项目最关键的生产车间地上高度达166米的海底垂直电缆立体生产车间封顶,正进行设备安装。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220亩。
近年来,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的引导下,汉缆海洋工程项目将产品定位由传统电缆生产向脐带缆、超高压海缆等海洋工程装备等相关配套产品生产转型。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推动脐带缆的研发和应用,替代进口,促进我省电缆行业的转型升级,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目前项目二期平面生产车间预计今年初开工,6月份实现部分投产。
不仅如此,度假区管委还推进德国恩德风电公司和青岛宝鉴科技合作发展,投资3.6亿元,引进德国风电装配项目,主要装配出口4MW风电传动链,是恩德公司首个海外装配中心;推进企业投资6.67亿元建设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占地约110亩,配套建设一条海上风电结构件等核心装备制造生产线。


2021年以来,青岛造船厂实施技术改造,投资2000万元改造建设两条海上风电生产线,主要进行风电塔筒制作。目前项目已完工投产,预计年内产量5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完善度假区风电产业结构,与宝鉴恩德风电、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等项目共同构建起一条基本完备的风电产业链,提升产品成果转化效益。
2021年初,由62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组成的青岛海洋能源融合发展产业联盟在青岛蓝谷揭牌成立。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成员单位间深度交流合作,集聚一流人才技术资源,提升海上风电产业整体研发及制造水平,拓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海洋能源融合发展典型示范,培养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升级改造中的女岛港
与蓝谷相距不远的即墨女岛港,这里的升级改造工程正进展得如火如荼。目前综合办公楼主体完工,正进行港池施工。工程施工方负责人表示,该工程先期计划完成2个5000吨级泊位及一座综合办公楼建设,后期接续完成堆场、仓库、配套办公区域及生活区等建设。
以女岛港口岸扩大开放为依托,我区积极打造青岛东部海上开放新门户。目前,女岛临港产业园已布局风电塔筒、风电传动链及海底电缆,具备产业基础。度假区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说,女岛港扩大开放后,将带动周边港口贸易、港口物流等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在满足以汉缆、宝鉴、造船厂等为代表的外贸企业货物进出口需求基础上,成为拉动外向型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为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带来新契机。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