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缆世界网】2005年到2020年之间,中国的减排平均速率为每年减3.9%,而2020年到2030年间,中国的减排速率将达到4.4%。中国2020年后的减排力度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近日强调,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资源、资金、技术等,需要替代能源,比如核电等。
今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在《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目前,燃煤仍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在保证能源供应的技术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要减少燃煤,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但按照如今的能源发展政策,业界对于中国政府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存在一些顾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消费数据显示,核电发电量增长18.8%,水电发电量增长15.7%,火电发电量下降0.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
尽管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但煤炭消费量仍占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单从煤炭消费来看,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5亿吨。而当前的能源政策仍不足以促成目标的完成。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所说,要实现2030年的目标困难很大,尤其是设备和技术方面,差距很大。
对此,邹骥认为,在未来10-15年的城镇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排放材料使用,将带来巨大的排放压力;到2030年,制造业排放占比会下降,以消费活动为基础的建筑交通的排放会增加。当前发达国家排放中三分之二是建筑、交通的排放。中国要提前做好准备。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资源、资金、技术等,需要替代能源,比如核能等。
核电作为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与火电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相比,发电规模大。从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核电作为一种可供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
截止2014年12月31日,中国核电已累计发电455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146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22万吨、二氧化硫356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37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131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可覆盖整个北京。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