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在江苏亨通高压电缆有限公司三楼会议室对亨通高压与亨通海洋联合申报的超大长度带馈电无中继型海底光缆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现场审查。来自江苏省科技厅、省内技术和财务专家组成的8人考察组参加了项目现场审核。审核专家在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卓辉、科技局局长潘伟、开发区经发局局长王向东等人的陪同下对亨通高压生产车间、海缆生产线、检测研发场所及码头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听取了亨通高压总经理李自为及副总经理孙贵林关于公司及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并答疑。
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投资总金额超1.7亿元,项目产品超大长度带馈电无中继型海底光缆可同时传输光学信号和电信号。主要用于大陆与海岛、海岛间、深海石油平台、海洋和预警观测网通信信号的传输,并可进行故障检测。本项目目标产品将攻克带馈电无中继海底光缆大长度连续制造技术,海底光缆单根长度150km;实现无中继海底光缆实现光学信号和电信号同时传输,馈电电阻1.5/km;满足海底光缆最大应用水深8000m,能承受83Mpa深水压力。
亨通高压、亨通海洋立项本项目并最终形成产业化,不但可突破国内超大长度带馈电无中继海底光缆制备的瓶颈,替代进口产品,推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促进近海岛屿建设、保障深海能源开发和国防安全;还可以从产业链着手促进国内光纤、光棒、光电复合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上游带动下游,形成光棒--光纤--海缆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亨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最主要的是通过工艺创新、设备研制和原材料国产化,限制或减少了发达国家对我国海缆市场的限制,同时提高我国海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和产业链发展,培养了国内的人才技术队伍,增加就业岗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电缆营销圈里的那些事儿
- 上一篇:技术换市场 反倾销产能过剩什么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