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探索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微电网技术及运营管理体制,7月22日国家能源局提出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新能源微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项目建设的推进将会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进程。
能源局发文促微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建设或加速
新能源微电网是基于局部配电网建设的,风、光、天然气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具备较高新能源电力接入比例,可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的智慧型能源综合利用局域网。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更加具有活力的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意见指出,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可依托已有配电网建设,也可结合新建配电网建设;可以是单个新能源微电网,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个新能源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鼓励在新能源微电网建设中,按照能源互联网的理念,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协同运行,以新业态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形成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新载体。
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的相关配套政策,国家能源局将结合项目具体技术经济性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支持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政策措施。
能源互联网催生新业态三方向或受益
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为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估计能源互联网将达到5万亿规模。从顶层设计来讲,能源互联网包括互联网售电,可再生能源的交易,各种分布式的能量管理系统等各个方面。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能源行业、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法律、金融、资本等等各个方面的领域融合。微网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特高压储能、源路由器以及充电桩、大数据分析,配电自动化传感器、售电平台、电力服务商是未来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投资主线。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三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于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第一类是基础设施类,包括微网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特高压储能,能源路由器以及充电桩;第二类是电子信息类,包括大数据分析,配电自动化传感器;第三类是能源服务类,主要是包括售电平台和电力服务商。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