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科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在京召开。中科院院士卢强、严陆光,工程院院士杨奇逊、杨裕生等围绕电力绿色发展,促进能源革命主题,就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可再生能源发电目前日益成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分布式发电大量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同时也产生大量影响电能质量的谐波,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卢强指出,从根本上来讲,优化是智能电网最本质的特征。因为智能意味着电网能自主自动完成更多的人工操作、避免更多的失误、节省更多的时间、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未来电网的发展,是研究如何做好电网优化。
卢强进一步表示,未来电网将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调度,实现电力系统的完全闭环。此外,未来电网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即超大型骨干网架和分布式微电网的结合体。大电网的坚强架构是微电网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微电网具有污染物零排放、接纳清洁能源、超强调节能力的特征,能够为大电网提供补充。
当然,未来微电网的发展,智能化是不变的趋势。卢强还提出智能微电网群的概念。它能自动实现发电、储电、自用电以及与外部配电网交互电量的趋优化控制,优化微电网内部的保护系统,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微电网与外部配电网并网与离网的干扰极小化。
此外,电力系统应当实现人对于用电需求的各种意志,并能自主进行事故研判和处理。可以想见,未来的电网调度、远程控制、需求响应的技术发展仍有更多的空间。卢强最后表示。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亨通力缆赴南车浦镇交流精益化生产
- 上一篇:二季度全球铝需求较前季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