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 电缆企业如何走出国门?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一带一路”战略下 电缆企业如何走出国门?
日期:2015-08-28 16:3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达1.54亿千瓦,同比增长9.2%,但年均装机水平却不足6000万千瓦,产能过剩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严重问题,走出去便成为电力企业的迫切需求。再加上我国电气设备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多种发电技术世界领先,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更是独步全球,这为我国电力企业出海奠定了基础。

就在此背景下,被业界称为解决产能过剩好方法的一带一路规划落地。在纲领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电力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也被重点提及: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不难看出,一带一路战略正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带来全新视角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电力行业为国家撑台的机遇期已经来临。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必然也会从中受益。但是,面对目前电缆行业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那么,电缆企业该如何更好地借势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呢?





随技术出海特高压带动电缆企业走出去


2015年特高压建设大超此前预期,国家电网计划今年核准开工建设六交八直合计14条线路。上半年已开工了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酒泉湖南、晋北江苏四条线路。随着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新增特高压电网投资将达到4500亿元,加上各级电网共投资1.5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投资1.7万亿元,可年均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以上。


特高压建设力度的加大,大大带动了输配电制造业的发展,800千伏直流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为代表的一系列配套设备相继问世,逐渐投运成功,并已经长期运行。


特高压设备在成功站上技术的新高点后,开始着眼海外市场。2015519日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奠基,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标志着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借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特高压将再一次带给企业利好。特高压的建设带动了电线电缆的需求,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大背景下,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智能化的要求更高,具有自愈、监测等功能的智能电缆迎来发展机遇。


目前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中,外资企业占有相当比重,尤其在高端产品方面,外资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一带一路和特高压建设给中国电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中国电缆想要走出去,在海外占领一定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出去机遇风险并存电缆企业如何应对


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年人均用电量低于5000度,电源项目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电力投资具有刚性需求。这些国家能源资源丰富,比如中亚有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东南亚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等,与我国先进的电源项目施工、电力装备制造、电厂运维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因此,不论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建设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都是新的发展机遇。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注意存在的风险及挑战:一是国家风险。主要包括征收、国有化、战争、宗教矛盾以及恐怖活动等政治事件,这是对外投资最大的、最不可预测的风险。二是产业风险。主要包括项目开发环境、行业周期风险、产业配套风险、监管政策风险和竞争格局风险等。三是投资风险。包括项目审批风险,政策、金融、文化、人力资源等市场服务环境,政府运行效率以及价值取向等软环境风险,建设过程中劳工、税收、建设条件、设备和材料采购与供应、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等。四是整合风险。企业在建设和收购海外资产后,在公司管控结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要进行整合。在部分境外并购项目中,有的中国企业后期整合不力,导致经营上的困难或整合失败。


当然,除了上述国际风险外,真正制约电缆企业走出的因素在于中国电缆企业自身。


前我国电线电缆产销量为世界第一,但产业集中度低下,企业在产品品种、选用技术方面存在严重趋同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行业同质化竞争的趋势。再加上在技术方面与国际相比,存在非常大的欠缺。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本土电线电缆企业在整体技术研发上还没有跟上当今世界电线电缆研发的步伐,虽然在局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高端电线电缆研发方面还很薄弱,很难与国际电缆巨头抗衡。


尽管如此,依然有企业可以纵横海外电缆市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近年来,亨通集团发挥国际化经营理念的优势,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总体数量和投资额逐年增加,占比持续提升,已经成为电缆行业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军。


早在2011年,亨通集团下属子公司藤仓亨通就在巴西的亚马逊河大跨越工程中创出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横截面世界第一的纪录,这与公司的技术积累和科技投入是分不开的,此工程也为亨通在国际市场树立了榜样。


仓亨通总经理盛春敏表示,借势一带一路,除产品出口外,藤仓亨通还将和国外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国际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避免纠纷,还能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化经营向中高端发展,以提升中国电力电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借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抢占一带一路战略先机,亨通时刻思考着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对沿线国家有吸引力,寻找定位,扩容市场,升级产业,已在印度、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营销技术服务公司,业务范围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的布局被再一次拓宽,迎来了更多优质的国际订单。813日,美国UL认证实验室全球副总裁、电线电缆总经理赖伦辉等一行访问亨通,双方就国际战略合作展开交流,此次会晤是强强联合的象征,将进一步提升双方的全球影响力。


亨通集团总裁崔根良表示,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亨通走出去恰逢其时,亨通将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开辟新的海外生产基地,不谋求快速利润,沉下心来真正把市场做好,将亨通的海外销售等浅显的层次提升到深层次的海外合作、建设、生产,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化,完善海外布局、推进海外并购,利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亨通,形成从产品到产业,到资本和技术、品牌的国际化企业大格局,努力向着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当自己快跑的时候,别人也在加速,中国电缆企业要全面出海,还需在技术和质量上多下功夫,同时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质量过硬是第一位的,产品要在世界站稳脚跟,必须保证质量;技术还需进一步追赶,增加研发附加值,尽快摆脱空壳化,补足短板,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画出微笑曲线;同行业企业应以资本为纽带联合走出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积极以业务为纽带抱团出海。


倘若中国电缆企业真正做到了掌握关键技术、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完善,客户听闻美誉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到那时,中国电缆行业就真正走向世界了,也真正给国家撑起了台面。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