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局抽检电线电缆产品质量18组不合格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安徽工商局抽检电线电缆产品质量18组不合格
日期:2015-09-02 17:21
近日,安徽省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对该省池州、铜陵、安庆和黄山等地流通领域电线电缆进行的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共抽检58组样品,合格40组,不合格18组;不合格样品标称商标涉及宜光、新华鑫等。

不合格样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如下:


标志不合格。标志是电线电缆的使用者识别产品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没有标志或标志不规范,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导体电阻不合格。导体电阻主要是考核电缆电线的导体材料以及截面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该项目超标,增大了电流在线路上通过时的损耗,加剧了电线发热,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短路起火而引发火灾事故。


绝缘厚度、护套厚度、绝缘最薄厚度、护套最薄点厚度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意将厚度减少;部分企业因生产设备陈旧和生产工艺落后造成偏差。上述项目不合格引起的后果是最薄处容易成为电气击穿点,绝缘(护套)层起不到正常的保护作用,以致发生电气短路。


绝缘或护套老化前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合格。这些指标不合格,将直接缩短电线电缆的工作寿命,而且在施工或长时间通电或高温环境中,极易出现绝缘体断裂,致使带电导体裸露,发生触电式短路危险。上述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了再生料进行生产;二是个别小企业生产技术不成熟,不具备生产能力。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