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的中利科技集团(辽宁)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两条国内顶尖的生产线,购入生产检测设备20多套,聘请中国工程院唯一一位铝合金专业的院士黄崇祺坐镇研发团队的铝合金导线及电缆生产项目顺利试运营,国内领先的以铝代铜生产技术帮助企业赢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标志着企业主营的电缆产品的生产进入了铝时代。
中利科技集团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电力及光电通信新材料、新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低压电力电缆系列、中压电力电缆系列、高压电力电缆系列等产品。得益于集团公司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持,该公司就拥有一支以行业内教授级总工程师为主的优秀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团队,配备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电缆生产和检测设备。正因如此,企业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时迸发出技术创新的火花。
已经投产运营的铝合金导线及电缆生产项目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得意之作。随着智能电网、核电、铁路、家电等产业蓬勃发展,被称为国民经济血管的电线电缆产品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对铜电缆高度依赖,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则是铜资源短缺、价格急剧飙升,成本大幅度增加。在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研发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性能优异的铝合金电缆产品,很早就成为中利科技集团(辽宁)有限公司领导层的共识,既可以满足未来市场需要,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围绕着电缆生产以铝代铜,即用铝合金导体代替铜导体,中利科技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以一个又一个的大动作表现着魄力与决心:投资3000多万元,推动连铸连轧特种铝合金电缆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将原有厂房改建为铝合金电缆生产车间;引进两条国内顶尖的连铸连轧生产线及其他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20余套;聘请中国工程院唯一一位铝合金专业的院士黄崇祺先生坐镇研发团队;着力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推动工艺流程的改善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铝合金导线及其电缆生产项目的投产,扩大了企业在国内外铝合金导线及其电缆市场的销售份额,拓展了公司经营领域,更主要的是,降低了铜资源的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符合国家十三五计划铝进铜退的号召。相关负责人介绍,铝合金导线及电缆项目的关键技术均由企业自行科研攻关并详细掌握,但这仅仅是开始,通过以铝代铜进入电缆生产的铝时代以后,企业将加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力争使铝合金导线与电缆生产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