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锂电池生产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1500家大小企业,其中能做动力电池的约有10家。我国锂电池行业呈现出了较为分散的局面,而现在正逐步扩展到汽车领域,并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锂电池已成为与人的生活相关度很大的市场。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主任赵建和表示,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锂电池行业的商机促使大小企业纷至沓来。为了实现产能,一些较为低端的生产厂商忽视了技术研发与提升,同时不断压低价格以占领市场。整个行业山寨化、无知识产权、互相抄袭的现象也就产生了。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锂电池的研发对人才和技术要求很高,如果为了利益而忽视技术投入,将使整个行业的水平不断下降。
在赵建和看来,行业集中度低,技术投入少,确实是国内锂电池发展面临的问题。此次工信部出台《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等14项准入指标要求,实际上也是针对一些单纯扩大产能、拉低技术水平的锂离子电池企业严格管理,从而避免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适当地提高门槛,优胜劣汰之后,可使行业达到一个健康的集中度,进而让行业中那些愿意投入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良性循环,使其有动力去做研发。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亨通电力产业集团厉风前行风电行业
- 上一篇:汉十高铁孝感至十堰段获发改委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