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隐形光缆助力“宽带中国”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看不见”的隐形光缆助力“宽带中国”
日期:2015-11-04 09:16


伴随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FTTH的部署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然而,一直以来,FTTH的室内敷设都是困扰业界的难题。在传统FTTH敷设方式下,采用蝶形光缆进行明线敷设时往往需要采用螺钉、线槽等固定件,从而对用户室内的美观性带来影响。如何在保证线路安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易移除等特性,推进FTTH的广泛部署?针对这一需求,广东亨通推出了隐形光缆系列产品,凭借快速、灵活、美观等特性得到了市场认可。


看不见的隐形光缆


隐形光缆,从字义上理解,其具备隐形的特性,即敷设在用户家中能够完全不被察觉。而之所以能够做到看不见,则是由光缆的尺寸、颜色以及敷设方式决定的。


从具体的结构上看,隐形光缆一般由隐形微缆和外护层组成。从外形上看,隐形光缆可分为蝶形和半圆柱形。蝶形隐形光缆在室内敷设时,要先把隐形光单元从保护层中剥离出来,施工较麻烦,但体积小、重量轻。半圆柱形隐形光缆,其底面所在平面设有黏结层和防黏层,敷设简单,但体积较大,隐形效果较差。


针对FTTH的入户部署需要,广东亨通推出了一系列隐形光缆产品,包括隐形微缆和隐形光缆。


隐形微缆隐形微缆由光纤和紧套层组成,外径可控制在450m~950m。为了与室外光缆所使用的900m光器件完全兼容,其外径一般选择为900m,紧套层的厚度约为275m。隐形微缆在光纤的选择上也非常有讲究。由于室内布放路径多选择门框、踢脚线、柜门等,因此隐形微缆布放时的弯曲半径要比其他光缆小。为了满足这一特性,隐形微缆一般使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其中G.657 B3光纤效果最佳,最小弯曲半径可达到5mm


为了能够隐形,隐形微缆的光纤无须着色而直接进行紧套,保持原有的透明色。紧套层选用具有高透明度的聚合物。这样就使得隐形微缆很好地融入环境,从而达到看不见的神奇效果。


隐形光缆广东亨通隐形光缆产品可分为蝶形隐形光缆和半圆柱形隐形光缆。蝶形隐形光缆与普通的蝶形光缆不同之处在于蝶形隐形光缆中放置的是隐形微缆而不是光纤,其无须穿管敷设,不仅美观还能够快速、轻松地安装且最小限度地影响住户。半圆柱形隐形光缆采用半圆柱形外护层,可分为实心体和带空腔式,目的是为了固定并保护隐形微缆。在半圆柱形底面所在的平面,可以开设凹槽并附上黏结层和防黏层,从而使得光缆在敷设时与墙体表面的贴合更为紧密,防止灰尘渗入,保证黏结层的使用寿命。


隐形光缆敷设有门道


隐形光缆对于敷设有较高的要求,敷设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决定隐形光缆的布放效果和质量。在隐形光缆的敷设中,需要使用的敷设工具一般有黏合剂、加热装置、弯角保护器及光纤连接器。


黏合剂隐形光缆在室内进行敷设时,只需用黏合剂来固定,不辅以固件作二次固定。一方面在于光缆尺寸小、重量轻。另一方面是对黏结层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黏结剂可以是单独的热胶棒,也可以是附着在隐形微缆上的热活化黏结层。


加热装置是活化黏合剂的关键器件,一般为加热胶枪。在光缆敷设前,通过加热胶枪预热,激活黏合剂的活性,使其达到合适的黏度,为后续的敷设做准备。对于要通过加热工具进行敷设的光缆,对其加热温度和时间都有定性的要求。


弯角保护器隐形光缆在室内敷设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弯角。如果不对弯角处的光缆弯曲半径作出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对光纤的传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广东亨通设计了一系列的弯角保护器,包括平面90弯角、阴角转角保护器、阳角转角保护器等。


一般情况下,弯角保护器采用黏结固定的方式进行敷设,易于施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弯角保护器可使用透明材质,隐蔽性好,在保证光纤弯曲性能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原有建筑环境的影响。


光纤连接器对于室内环境下连接终端设备的隐形光缆,需要在其端头安装光纤连接器,从而完成隐形光缆的施工。在具体的敷设中,隐形光缆的端头可以是一端,也可以为两端。


隐形光缆有严格的敷设步骤。虽然隐形光缆有两种类型,但是在施工方法上大同小异。一般而言,蝶形隐形光缆的敷设步骤可分为五步:第一,在室内的墙体表面规划光缆的路径,并进行标记;第二,清洁路径墙面、阴角、门框、踢脚线等;第三,隐形光缆开剥,把光缆的保护层剥除,露出隐形微缆;第四,隐形光缆布放及固定,即往加热胶枪中安装玻璃胶棒并加热使其活化,沿预定线路将隐形光缆和墙体黏合固定;第五,如需光纤连接器,则现场快速制作活动连接器并进行安装使用。


当前,隐形光缆凭借美观、易部署等特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满足更多的部署场景需要,广东亨通仍然在进一步加强隐形光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以求设计出更简洁、高效和惠民的隐形微缆及布放方案,助力我国FTTH发展、助推宽带中国落地。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