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到2025年,电网将是怎样的呢?2025年拟形成同步电网。
电力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身在其中的国家电网也加快了自我革新的步伐。
11月2日,国家电网召开的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透露,我国现有电网格局将实现重大变化,现有的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等交流同步电网,到2020年将互联整合为东部、西部两大电网。其中,西部电网由西部不同资源类型的电网互联形成,东部电网则主要是东部主要受电地区电网互联形成。而到了2025年,东西部电网则通过同步互联工程,形成一个同步电网。
2016-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电网改造行业影响调查分析报告2016-2020年推进电网改造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题报告2016-2020年推进电网改造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调研报告2016-2020年推进电网改造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趋势预测分析报告一带一路+亚投行将打开电网改造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分析报告更多能源矿产行业分析。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一直主张的交直流混合大电网将形成,而这还仅仅只是刘振亚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一部分。
新规划敲定
在国家电网看来,未来构筑的能源互联网,有利于增强能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近日,在国家电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2015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对十三五电网发展目标进行了概要式描述,国家电网十三五发展框架初显。国家电网称,由于经济增速趋稳,中国正面临着电力过剩的难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弃风弃光的情况。当前,我国的交流同步电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全国能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快速发展需要,亟须扩大同步电网规模,增强能源优化配置能力。
为破解这个顽疾,国家电网拟构筑能源互联网。
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将从电网格局、建设质量、大电网安全以及创新发展等目标入手,构建更安全、高效、坚强的电网。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部署,预计到2025年,建设东部、西部电网同步联网工程。十三五期间,还将加快同步电网优化升级整合,2017年全面建成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20年形成东部、西部特高压交流主网架。届时不仅可以解决中西部地区电力消纳的问题,也可以让东南沿海等用电集中地区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从一定程度上限制石化能源发电的扩张。这也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电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从现在到十三五末,特高压建设线路长度和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8.9万公里、7.8亿千伏安(千瓦)。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
在创新发展方面,国家电网已明确一大批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其中,跨洲际互联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殊环境下特高压核心装备制造及应用技术等,属于特高压技术范畴;电力电子功率器件制备与应用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等,属于智能电网技术范畴;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自同步技术等,则属于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更多电网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电网改造行业影响调查分析报告》。
显然,上述绝大多数技术都属于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范畴,必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支撑和保障。
特高压项目国外不断落地
除了在国内重金打造特高压建设,力推交直流混合大电网,国家电网还一直在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工程。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已成功运营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菲律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国家电网已经对境外投资接近百亿元。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特高压项目在国外正不断落地,我国首个特高压技术项目是投资18亿元人民币的巴西美丽山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于2014年的2月中标,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联营体中标。预计将于2017年底建成一条2084公里的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及两端换流站。国家电网也已经成为巴西第四大输电运营商,在运线路总里程已经达到约6700公里。
另据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电网与周边国家已建成18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公司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其中,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主权基金股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致同意共同推进电网互联互通,积极研究利用中国特高压等技术实现向中国和其他国家输送电能的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概念
对于国家电网一直疾步前行的特高压建设,刘振亚最近赋予了一个全新而又恢弘的概念全球能源互联网。
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刘振亚认为,未来几十年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期,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从2030年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开发,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目标,全面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届时,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供应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使全球清洁能源比重达到80%,全球每年可生产出66万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长近10倍,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环境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能够将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地区发展差异,让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想虽然很丰满,但其推进势必面临不少现实问题,例如,短期内,风能、太阳能发电综合成本仍然高于化石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可行的商业模式,涉及许多国家间合作等问题。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发挥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展方面的领先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希望加快国际合作,推动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团体、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将构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普睿司曼墨西哥建新厂 扩张中美洲光缆业务
- 上一篇:缓解产能过剩须“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