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进程加速 配电网迎大投资大建设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新电改进程加速 配电网迎大投资大建设
日期:2015-11-16 08:54


一直以来能源改革均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而电改更是其中重点一环,每一步都牵动人心。在1112日举行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会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起草的输配电价格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以及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配套文件目前正处在报批阶段,预计近期就会出台。


即将出台的配套文件无疑将对我国电力行业产生直接影响,配电网建设也将迎来长足发展。


在我们7月份的中国月报中,国家电网计划投资926.5亿元(147亿美元)升级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根据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配电网扩张计划,其中200亿元(32亿美元)可能来自国家能源局承诺的1.7万亿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此外,在20151季度亚太数字能源市场展望中,我们预测2016-2020年投资于高级智能电网技术的资金累计将达到20亿美元。综上所述,未来5年中国在配电网络方面的投资可能达到近3000亿美元。


2015年中国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和城镇配电网工程投资达508亿元


据报道称,112日,国家电网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2015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发表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的讲话。


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到2017年,全面建成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20年形成东部、西部特高压交流主网架,2025年,国家电网将建设东部、西部电网同步联网工程。


刘振亚透露,2015年国家电网的投资创历史新高,国家安排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和城镇配电网工程投资共计1281亿元,2015年要完成508亿元。


国家电网在十三五期间,需要尽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例如跨洲际互联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殊环境下特高压核心装备制造及应用技术,交流半波长输电技术,8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以及适应复杂电网结构和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的先进控制保护技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自同步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技术等。


国家电网:深化技术创新发展主动配电网


1156日,CIGRE C6中国专委会2015工作会议暨2015配电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十三五规划、国内外配电新技术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现代配电网技术发展与展望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加强主动配电系统规划运行、配电自动化、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交流。


分布式电源、多元化负荷的广泛接入和交直流新型混合配电网架的引入,对配电网的协调控制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被动型配电系统已不再适用,组合控制分布式资源的主动配电系统成为配电网发展主流。


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2008年的定义,主动配电系统能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及电力电子技术,主动管理规模化接入的分布式资源,自主协调控制发电、储能装置及响应负荷等,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主动配电系统可实现发电、负荷及配电网的协同优化控制,便于客户需求侧响应,其发展符合突破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瓶颈的重大需求和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部署。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及新材料技术的蓬勃发展,主动配电系统的研究将在新型配电自动化技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规划、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等方面迎来新契机。


刘振亚: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推动一流配电网建设


115日至6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江苏苏州出席201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并在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调研。他强调,要全面凝聚各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共识,抓紧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一流配电网,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5日下午,刘振亚前往常熟考察农配网标准化台区现场,了解智能电网建设情况。常熟市虞山镇宝岩村东对河片区,供电设施井然有序,景观配变与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观融为一体。刘振亚一行认真听取了创建标准化配电台区、全面消除低电压、治理电网卡脖子等成效汇报,仔细查看了智能系统设备、低压互联供电、进户线工艺等,详细询问居民用电情况。刘振亚充分肯定了国网江苏电力在标准化配电台区创建上所做的细致有效的工作,强调要在变电站一体化建设的同时,抓紧推进配电台区一体化建设,切实提升优化配电网建设水平。当得知国网江苏电力微信平台已有400余万粉丝,客户可通过网络即时查询电量、交纳电费、办理业务时,他点头称赞,指出要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公司客户资源,加快国网电子商城推广,以网上交费和第三方支付为着力点,打造集公用事业交费、智能互动服务、金融创新服务等一体化的互联网交易平台。


推进主动配电网建设当务之急


随着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主动配电网建设,被视为当务之急。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我国将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


应对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冲击负荷,须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反观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实际情况,尽管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投资、体制、历史欠账等因素影响,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网发展仍相对滞后。中电联党组书记杨昆在2015智能电力系统峰会上表示,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覆盖率只有13%,可以说,解决当前供电可靠性不足和提高电能质量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重点。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完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提出有序建设主动配电网、微电网,鼓励应用分布式多能源互补、发电功率预测等方式,提高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能力。


在国家重视程度如此之高,支持力度如此之大情况下,供电企业应紧抓黄金机遇,因地制宜建设新型智能配网,对保障居民可靠用电,调整能源消费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等好处都不言而喻。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