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利腾晖信息总监黄永杰在2016年全国CIO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互联网+光伏运维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应用。
感谢各位同仁,我今天跟其他嘉宾对互联网+的看法稍微有点不同,我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在传统的光伏制造业。我会分四个部分来介绍,分别是我们公司情况,还有一个概述和我们的运维平台。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是总部位于江苏苏州的常熟,我们母公司是中利科技集团,是深交所上市公司,我们属于它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成立,投资48个亿。我们公司的特点是在国内做的这种光伏电站的规模是很大的,今年有望成为国内包括所有国企里面是安装量最多的,我们在信息化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目前我们公司申请了专利230件,拥有专利超过110件,其中发明30件,还有一项日本专利。我们公司有4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新疆、内蒙、江苏苏州的常熟,还有在泰国去年投了一个600兆瓦电池和600兆瓦组件,11月份投产。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光伏电站,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偏的概念,图上右下交是光伏阵列。它建筑有几个特点,建筑面积大,我们100兆瓦光伏电站建筑面积达到20003000亩。还有它周围的环境很恶劣,如果在江苏省是很难有那种2000亩、3000亩的地给你做电站,我们的电站在新疆、内蒙、青海等等这些地方有很多,相对来说土地比较容易获得。
还有你像我们现在运维人员会比较少,因为在这些偏远的地方招人会比较难,还有就是站点多。我们现在中利腾晖大概有60个左右电站,在国内国外都有。还有光伏电站承诺运行的时间是25年,我们保证你25年的发电量,所以它的运维时间会很长,考验设备的可靠性。还有就是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其实光伏行业真正发展大概是从2003年以后,也就是十几年时间,我算从业时间相对长一点的,大概在行业内9年,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非常年轻。还有就是因为发展时间短管理比较粗放,另外就是产业链各环节共享的不充分。像我们自己有制造有电站,相对了解一点,有的公司只做电站,还有的公司只做制造。
我们想通过互联网+光伏这个概念实现我们的指标,一个是发电指标要好一些,比单独运维的独立个体高一些,因为实际上客户利润来自于发电量。还有故障及时处理,及时纠偏。另外一个我们比较重要的收获是想积累一些大的数据,就是我们在运维中的数据,数据的种类我会在后面提到。还有就是规范高效的运营,另外我们也是想从公司内部管理来实现总部子公司和电站闭环的管理。
电站的建设大概分几个阶段,可研阶段,包括选址、投资,设计这个就不多说了。还有建设阶段,另外一个就是运维,就是运营管理、检测、远程管理、投资分析、财务这方面的管理,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长的链条。
上面这一行我们发现传统的电站运维有一些,怎么说呢?一些痛点吧。比如说故障排查起来会非常难,比较麻烦。还有就是我们需要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同一个电站上面,这样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会很高,数量又会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同一个故障在不同的电站出现,他们之间的沟通互联会比较困难,互相共享会很少。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统,从我们整个的总部系统管理所有的电站,实现这种故障的精确定位。另外系统其实是会做一些自动的分析和报警,然后我们会通过系统发送给当地的电站、运维,通过视频以及这些辅助设备,还有我们包括一些疑难故障的这种处理,来解决所有电站出现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为对整个运营链条的一些分析和可能出现故障的一些点的挖掘,通过这些点的运营优化对实时数据、运营数据和设计数据这三个数据的对比,来观察我们的实时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哪些点可能存在问题,去发掘和完善它。下面是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平台,这是我们的平台组织构架,我们平台是把这四类人全部集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这种数据共享和实时的信息共享。我们电站运维人员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操作人员,我们电站的站长是一个独立电站的总的领导者。我们集团专家因为我们有很多总工程师,如果我们有60个电站不可能60个去运维,所以我们在全国设了几个点,有三到五个资深运营专家还有集团管理者,我们通过这个系统把所有人集成起来,有问题的时候通过层级管理和信息的共享来优化我们的电站运维情况。
这个是我们大屏幕的一个截图,可能稍微有点模糊。像红框里的当日发电量、当日的辐照强度和右上角的曲线,我们可以分析出在当前的辐照强度下我们的发电量是否是正常的?这个是我们软件的一个功能,它可以实现自动报警,这个其实在传统电站运维当中实现不了。因为你只能通过发电量来看今天的辐照强度是怎么样,发电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你不知道哪一块组件有故障,但是我们运维这套系统我们所有的上面都有这个黄色的,其实就是一个报警。你看红色的模块出现了问题,我们就知道哪个组串的哪一个组件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告诉当地维修站派人员去检查。还有交流电报警和这种逆变器输电压低,这种会有方向性的排查,检测起来效率高很多,而且寻找起来也会方便很多,还会给出这种故障的解决方案。
这个是我们电站发电量的一个趋势分析,其实是一种报表,也是通过每天发电量的这种数据统计和图来看我们的发电量是否正常?这个是逆变器组串离散率的分析图,可能大家不太了解,我们的逆变器不是对应一个组串,是很多串联起来,我们对单个进行分析就可以某一串或者某一阵列的组件是否存在问题?这个是我们集团运维专家的一些职责,其实它相当于我们整个运维系统当中的一个决策大脑,给决策者提供建议,相当于军队当中的参谋。他其实是会对一些疑难杂症,包括前期的选型和一些疑难问题的处理,还有我们一些深度数据分析。比如说你其实在单个电站上面要求运维人员分析和电站站长分析是不太现实的,通过一些模型的建立和理论的研究,对整个我们持有的60个电站作一些综合分析。
这个是我们5.4段损耗的概念解释,其实主要是我们各个阶段有一个发电量的损耗,这个其实就是我们运维专家通过经验和数据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这个电站站长和运维人员是做不到的。这个是系统整体的设计方案,通过云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建立不同带宽的这种,我们系统目前接入了四个电站,第一批如大概3000万,宁夏的电站、新疆和当地常熟还有一个电站,不同的兆瓦级别,要不同的带宽和硬进,建立起来了目前的系统。我们是想二期三期的话,我们目标是把全球所有60个电站都接入我们的系统,一期先把这种比较典型有特点的电站接入进来。
这是我们的监控主屏,我觉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些数字的罗列,你像中间的这个地图是可以放大的,像谷歌地图一样,你可以具体到每个站点的地理情况、光照情况,就像地图一样可以随时无限放大。这个屏幕上面也可以看到一些主要指标,发电量、装机容量、每天的数据对比,包括减少二氧化碳和标准煤的使用量,这些都是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的,随时监控。
这个是电站的一些运营指标、数据分析,具体的指标我就不跟大家一一介绍了。这个是我们的报表管理,其实前面也解释了几个报表,因为管理不同的需要会形成很多不同的报表,比如说发电量、当地气侯环境变化,运行稳定的天数也好或者说运行效率也好,这个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生成不同的管理报告。
这个是我们的资产管理系统,所有电站逆变器有多少,块数有多少,运维、工具这些所有的都是在系统里面有所体现的。这个是我们的一个配合硬件的系统,我们目前四个电站都安装了实时监控系统,通过有线光缆的传输方式把数据传输到总部。我们在苏州常熟就可以看到宁夏电站的运维情况。
这个其实也是为了解决故障的情况,一方面监控我们的工作情况,另外一方面如果有故障处理的时候,这种方式通过语音和图像解决问题比较快。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案例,我们通过这种数据采集系统和华为的这种监控系统,以及我们的光纤交换器、交换设备、集团的这种展示中心,还有这下面的是我们的发电设备和环境的监测仪器,组成了整个光伏的云运维系统,或者叫互联网+光伏小的概念。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的云运维系统,其实就是集成了云计算、大数据、无限4G等技术,为光伏电站智能化运营提供强有力支撑,促进企业经营提质、增效、升级,系统实现故障源头查找,设备故障准确判别,监测能力提高,巡检强度降低,真正实现光伏电站智能监控、远程诊断、实时维护的全过程管理。其实这是我们做互联网+的一个案例,这个很多朋友听了反映比较专业一点,其实我们集团正在做的另外一个项目叫互联网+农业+光伏的一个概念,我们跟以色列一家农业公司在做200亩的示范过程,我们通过引进以色列农业的智能硬件建立了这种硬件,但是我们还缺乏,就像我这个平台一样,这个平台是华为帮我建的,还缺乏一个这样自平台,把我的智能农业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我也想实现这种的方式。所以可能需要更多的服务提供商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找江苏省的企业信息化协会通过他们找到我,或者下来直接联系我也可以,我现在很需要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公司的这种制造,就是光伏制造目前ERP也实现了,但是我这个电站的运维系统和我的生产系统没有集成,这也是我目前需要开发的一个课题。所以如果各位同仁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
我的报告就到这,谢谢大家。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