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输电通道规模倍增 配电网成投资热点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十三五”输电通道规模倍增 配电网成投资热点
日期:2016-11-25 17:12
十三五期间,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相比现有规模几乎翻倍。这是国家能源局近期公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透露的信息。

不仅是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包括电网优化、配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等的建设也被列入规划。


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石,电网建设成果将直接影响整体规划目标的达成。而用电量增长预期,新能源迅速发展,能源结构的转变等,都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电网建设还需要解决现有问题。机遇和挑战同时带来了投资机会。


重点建设输电通道、区域主网架和配电网


1、输电通道建设


规划将输电通道建设作为重点之一。规划要求,在实施水电配套外送输电通道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12条输电通道及酒泉至湖南、准东至安徽、金中至广西输电通道。建成东北(扎鲁特)送电华北(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解决东北电力冗余问题,适时推进陕西(神府、延安)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结合受端市场情况,积极推进新疆、呼盟、蒙西(包头、阿拉善、乌兰察布)、陇(东)彬(长)、青海等地区电力外送通道论证。


十三五期间,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1.3亿千瓦,2020年达到2.7亿千瓦。


2、优化区域主网架


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性,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东北地区,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随着外送通道建设改变。同时对几大外送输电工程建设、省内与周边省份电网建设,到2020年东北地区初步形成1700万千瓦外送能力。


华北地区,西电东送格局基本不变,京津冀鲁接受外来电力超过8000万千瓦。计划建设多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张北至北京柔性直流工程,研究实施区域内电网互联,加强500千伏电网建设优化和配电网升级改造。


西北地区,重点是加大电力外送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进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建设。完善750千伏主网架,增加区域内电力互济能力。


华东地区,长三角地区新增外来电力3800万千瓦。建设区域内特高压电网、输变电工程和区域内联网工程,优化区域内电网结构。


华中地区,实现电力外送到电力受入转变,湖南、湖北、江西新增接受外电达到1600万千瓦。实现区域内电网互联和省间电网加强,优化水电外送方案。


南方地区,推进西电东送,建设输电通道,送电规模达到4850万千瓦,加强优化主网结构,此外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当前电网存在问题。


3、配电网建设农网改造智能电网


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推行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中心城市建设高标准配电网,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城市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城镇地区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同时充分考虑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等需求。


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加快新型小乡镇,中心村电网和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改造升级,结合光伏扶贫等新需求,建设配网示范工程。开展偏远、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攻坚和改造升级。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优化和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加强厂站级智能化建设,全面建设智能变电站。推广应用在线监测、状态诊断、智能巡检系统,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推进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和柔性控制能力,示范应用配电侧储能系统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构建互联网+电力运营模式,推广双向互动智能计量技术应用,加强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开展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创新示范区。


配电网成投资热点,新增投资2万亿


大规模的电网建设和改造计划,也带来了投资机会,尤其是配电网投资方面。


配电网肩负着送电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重任,而目前配电网投资严重不足。根据去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


在专项资金与中央资本金的带动下,投资任务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蒙西电网和地方电力企业承担,同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与创新投融资方式,吸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投资。


国家能源局童光毅副司长曾表示:配电网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遍布全国各地,工程量较大,投资也很大。但这也便于各地迅速行动、尽快开展工程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电网改造投资用于购买电力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比重较大,且电力设备制造产业链条长,可以拉动相关零部件、原材料、电气设备等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据业内专家测算,配电网建设将带动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投资约1.6万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和电网扶贫政策的逐渐落实,规划提出,电网建设需要对新能源发电进行接纳,旨在从硬件和技术层面缓解当前广被诟病的弃风弃光问题。


但针对规划中特高压电网项目的大规模建设,业内还存在一些争议。特高压交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少等突出优势。但其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其经济性和必要性,引发了部分人士担忧。目前来看,特高压交流输电项目已经被提上日程。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