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十三五”辅助、调峰市场引关注 微电网成重点开发对象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电力“十三五”辅助、调峰市场引关注 微电网成重点开发对象
日期:2016-12-01 17:11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已于117日正式发布。

据悉,此次《规划》的一大特点,是加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


改造后,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


储能改变了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通过调剂、优化、提高、保障,使电力系统的平衡关系变得多样化,可选择控制、可最优化。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发展相辅相成,符合集中式的大规模能源基础的开发、输送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发展需要。


微电网


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微电网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供电问题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升级,将实现配电网与微电网间的优化互动。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认为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


未来储能发展和价格有很大关系。只有成本继续降低,将来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结合发展的需要。


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储能系统种类复杂,储能成本相对较高,这对微电网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相比欧美一些国家对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我们国家只能不断地积累经验,探索可适用性的经营模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效的压缩成本。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可再生能源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尽管微电网和储能刚开始发展,没有定型的政策、技术、应用,处于初期阶段,但是近几年国家对储能和微电网很重视,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很多技术上的研究、探索等准备工作。


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评论说:微电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是主动配电网的基本单元。未来将尽可能多地接纳可再生能源、降低微电网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配电网实现协调控制,实现通过动态能量管理系统对能源设备的远程可视化操作和智能控制。


不仅如此,今年6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164)


通知要求,三北地区原则上可选取不超过5个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发挥电储能技术优势,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该文件明确了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主体地位和电费补偿/结算机制,对加速国内各类型商业化储能应用市场的启动意义重大,储能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


另外,结合2015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技术要求来看,未来微电网+储能于电网调峰,电网辅助服务方面或将有很大发展。


近期微电网项目有很多已经具备了落地条件。山东省首个新能源微电网发电超10万度、伊顿联合南方电网共同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等等。


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措施,是推进能源发展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是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能源微电网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一种具体方式,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可为新能源创造巨大发展空间。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