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条高速光伏公路在济南投用 未来电动汽车边跑边充电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全球首条高速光伏公路在济南投用 未来电动汽车边跑边充电
日期:2017-12-29 14:48  来源:电车之家


你听说过能融雪、能发电还能跑车的公路吗?1228日,这样一条高科技公路在济南正式投入运营。据悉,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将光伏公路小范围实铺点定于济南南绕城高速,使其成为全球首条承载光伏路面的高速公路。


看现场看着像玻璃却能轻松承载汽车


28日在济南南绕城高速公路光伏路面现场看到,一块块玻璃板样的东西铺在地面上,不由让人心生疑惑:这真能承重吗?跺跺脚会不会碎?在现场,不止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施工负责人告知,这些如同玻璃一般的镜片是一种叫做光伏面板的高科技合成物质,别说是人,汽车上来也不会压碎。据介绍,光伏面板表面所覆盖的是一层名叫透明混凝土的特殊物质,它拥有着超高的抗压能力,可以承载各种重量级的汽车通过。除此之外,它表面粗糙,比普通高速公路路面更具摩擦力,不会形成镜面反射,更不会危及驾驶安全。


观察发现,该条承载光伏的路面分为三层:表面与车辆行人接触的是保护层,用的是透明混凝土,能承载小型电动汽车的行驶;中间层是发电的原件层,铺设的光伏发电组件可以发电;底层是隔绝下方湿气的绝缘层。


玩跨界交通+新能源公路变身充电宝


据介绍,光伏路面是未来电动汽车移动充电的载体,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日臻完善,国家正在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除为电动汽车充电外,多余电量已实现发电及并入国家电网。据了解,该试验段年发电能力约为100万度/年,已实现的功能有为路灯、电子情报板、融雪剂自动喷淋设施、隧道及收费站提供电力;即将开展的功能集成有电子标志标线、汽车移动无线充电、路面电热融雪、互联网覆盖、大数据集成与分析。


光伏路面是未来交通的基础性载体,我们主要致力于该项技术与路面有机融合,在满足行驶功能的同时为之供给绿色能源。该负责人表示,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路面资源,创新高速公路+光伏模式,实现了道路通行与发电功能的结合,开启未来超级公路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目前,该试验段已通过验收,满足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高速公路通行条件要求,大小车辆均可通行。


黑科技加热除冰雪还能引导无人驾驶


当前,我国道路管理部门通常采用人工、机械或者撒布融雪剂的方法除雪,这种方法一般会对道路以及环境造成污染,且人工强度较大。而采用光伏智能道路,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可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


提供核心技术的同济大学教授表示,通过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衔接,光伏路面还将实现道路与车辆的信息交互,为无人驾驶提供前置性技术支持。比如,通过接入光伏智能道路信息网络系统、道路内置的车辆定位系统,可以实现车辆之间以及车路之间的信息交互,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车路协同,从而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引导。而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和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交通实现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例如,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整个城市或区域的车辆网络化调度;也可以通过更改某条道路或某个路口的标志标识实现局部的交通控制。


展望前景:将迎智能化升级换代年发电量能达156亿度


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路面解决了困扰光伏产业发展用地难、输电难的问题,打开了全新发展领域;光伏路面将推动交通电气化、智能化的大发展,丰富人们的出行体验;将使电动汽车摆脱电池束缚,带来全新发展。一旦光伏路面实现了车路能量交换无线充电和信息交换,电动汽车的自身能量储备必然瘦身,而交通产业将迎来一次智能化升级换代,信息产业也将会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应用。


从社会效益来看,光伏路面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无额外占地、无污染排放,为沿线城市和居民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从经济效益分析,以我省为例,全省已通车高速公路5700公里,紧急停车带和外侧行车道总面积为6696万平方米,铺设路面光伏设备后,年发电量156亿度,发电效益152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550万吨,减排效益46亿元,直接效益198亿元,若全路幅铺设,则效益更为可观。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