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从贵州省经信委传出喜讯:贵州电力工业增速稳中有进,2017年省内售电量近1050亿千瓦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2013年贵州省电力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6.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的12.5%;工业增速为5.8%。截止2017年电力规模上工业增加值近455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的10.6%;工业增速13%以上,自2012年后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数据表明,电力行业仍是贵州全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
目前,贵州省用电需求快速增长,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1126.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50亿千瓦时。到2017年底全社会用电量增至1350亿千瓦时,较2013年增长19.9%,其中工业用电量910亿千瓦时左右,较2013年增长7%;省内售电量将达到1050亿千瓦时,首次创下历史新高。
随电需快速增长,装机容量也随之大幅提升。据了解,2013年,全省全口径电力装机仅为4286.8万千瓦,统调装机3513.8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增至5707万千瓦,较2013年增长33.1%;统调装机4497.6万千瓦,较2013年增长28%,其中火电2559.5万千瓦、水电1439.1万千瓦,较2013年分别增长21.9%、12.5%,水电、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为3:6:1左右。在装机容量的有力支撑下,省内统调机组发电能力显著增强。
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得益于2013年起,贵州省率先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交易电量实现零突破。2015年11月,国家批复贵州省作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贵州电力在全国实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组建首个多股东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率先创建电力交易指数、率先成立省级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率先发布交易规则及市场主体注册管理办法和市场管委会章程。
2013年以来,贵州省不断扩大跨省区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实施黔电送粤、送桂、送渝、送湘工程,累计外送电量2280亿千瓦时左右,有力支撑了省内机组发电。
与此同时,贵州电力多措并举稳住省内用电市场。先后出台降低大工业企业用电成本、促进转型升级政策措施,减少工业企业用电成本,有效稳住了下游企业生产预期,以此稳住了省内用电量。
据统计,2013-2016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电量达759亿千瓦时;2017年交易电量达430亿千瓦时。通过开展直购电交易,全省下游产业企业减少用电支出120亿元左右,其中2016年高达50亿元。五年来,累计保住大工业用电量280亿千瓦时以上,刺激用电增量120亿千瓦时以上。
由于周边省份电力供需形势复杂多变,贵州省电力积极探索新途径突破瓶颈,建立煤炭、水电、火电利益共同体,打通煤-电-用产业链,提高能源工业整体防风险能力,实现各方协作水火互济、优化水火调度、预测预警等。未来5年,贵州电力产业发展力争进入平稳增长期。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强势来袭 | 亨通把“金熊猫”抱回家
- 上一篇:走近海上风电|海上风电的并网和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