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千余充电桩接口标准不一 电动汽车充电难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合肥千余充电桩接口标准不一 电动汽车充电难
日期:2014-07-23 16:06  来源:安徽网
:我新买的电动汽车找不到合适的充电桩我家附近的充电桩经常被人占用记者7月22日报道了合肥市洪岗路40多个充电桩建好却变成停车场一事后,有市民又向记者反映了一些充电桩的问题。记者7月22日从合肥市科技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公共领域的充电桩已建成1000多个,这些充电桩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电动出租车和电动私家车。这些充电桩运行得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住在合肥市宣城路的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吐槽称,今年他刚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之前因为朋友说在合工大校园里可以充电,但他去充电时却发现别人的电动汽车可以充,他的车却不能充,因为充电桩接口不一样,对此汽车销售公司解释称因新车接口采用的是国标,而以前建的充电桩大部分是企业各自的标准,所以确实存在接口不统一的情况。


无奈之下,张先生说他现在基本上每天就是在家用汽车销售公司随车赠送的简易充电桩进行充电,去找对口的充电桩太麻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合肥供电公司建设的600多个充电桩中,有536 个是2011年建成的,当时由于充电设施还没有国标出台,都是按照国家电网的统一标准来建的,当时老的电动汽车是能够配对的,但是现在新一代的电动汽车是按国标来生产的,确实存在接口不对的问题。合肥供电公司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


这么多的老接口充电桩怎么处理?是否应该按照国标进行改造?对此,合肥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改造成统一标准应该是一个趋势,否则也不利于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广,不过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改造计划。


合肥供电公司方面则表示,假如只对充电桩接口进行改造而老的汽车接口不改造的话,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老的电动车将没法充电。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接口与汽车都是相匹配的,假如现在改造接口,新的电动汽车能用上,但老的电动汽车又没地方充电了,所以充电桩国标改造肯定要与汽车充电接口改造同步进行。


据了解,国标实施后,新能源车企以及充电桩企业都纷纷向国标靠拢。目前,安徽省相关部门也正在参照国标拟定更为具体的地方标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的国标只是指导性的标准,并不是强制的,因此理论上说,还是存在一些企业依然沿用自己标准的可能。这在客观上为未来可能出现垄断埋下隐患。安徽省一位研究新能源的专家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汽车生产厂家是独立的,但汽车接口必须与充电桩接口相对应,假如各建各的,就有可能产生垄断行为。


不少充电桩被占用


7月22日,记者在对充电桩进行调查时发现,不少充电桩前停放着汽车,由于空间被占用,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无法正常充电。


上午9:30左右,记者在合工大老校区看到,礼堂附近的2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中,有16个前面停放着汽车,其中非电动汽车有4 辆,电动汽车占12辆,正在充电的有7 辆。住在合工大附近小区的王女士是其中一辆电动汽车的车主。她告诉记者:我开的是江淮电动汽车一代,将电充满需要8个小时,我今天只要充一半的电就可以了,早上8点开来,中午12点左右就能充好。她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经常被非充电类私家车占用车位,不过今年学校管得严,占用现象少多了。


上午11:30,记者在裕丰花市附近的宋斗湾充电点发现,此前严重受损的充电桩显示屏已被修好,13个充电桩均可以正常使用,不过有8 个充电桩被其他社会车辆占用了车位,电动出租车司机只好将车开到充电桩背后的人行道上进行充电。


晚7:00左右,记者在安大新校区理工楼B 楼楼下的电动汽车充电点看到,该楼一层是车库,主要存放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车库的西面有3个充电桩,南面有7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之间相隔不到两米。不过,10个充电桩中有8 个前方空地被非电动汽车占用。过往的学生告诉记者,这些充电桩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偶尔会看见有老师开电动汽车来这边充电。


充电点分布存盲区


在宋斗湾路充电点,正在等候充电的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天上午11 点到下午两点、下午4 点到6 点这两个时间段是充电高峰期。他除了在宋斗湾充电外,还经常去阜阳路和临泉路交口、大蜀山开福寺附近的充电点充电,这些地方的充电桩比较密集,不过火车站附近和老城区的充电桩就严重缺乏。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公共领域建成的充电桩总计1000多个,其中600个左右为合肥供电公司所建,其余为普天能源所建,这些充电桩主要是为电动私家车和电动出租车服务的。除此以外,还有9 个大型充电站专门为公交集团配建,服务电动公交车。


合肥供电公司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的郑勇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所建的充电桩分布在市区约30个地方,主要集中在江汽厂区周边,其余像一些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居多,真正建在主干道路边的还是少数。郑勇向记者坦言,最初的充电桩布点远不止目前的数量,原本在2012 年合肥供电公司就要完成1000个充电桩的建设任务,但是时至今日,这一任务仍然没有完成,最主要的原因是选点问题。郑勇告诉记者,目前已建好的充电桩除了建在供电公司自己的场地外,大部分是与一些单位合作,对方有充电桩需求的才去定向建设。

记者从合肥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年初,合肥市科技局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2013-2020 年)》,对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近期规划主要对合肥市域范围内的充电设施进行统一布局。未来合肥市充电桩的布点会更加合理。

建议加个遮阳棚

7月22日中午,正在充电的出租车司机陈先生说,充电点的设施应该改善,比如搭建棚子,防止车和人被日晒雨淋。我们的要求也不高,简易点的棚子也行。因为充电时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不然也没地方去。这样的高温天气真有点受不住,而且下雨天充电也不安全。就这里和四里河柳荫大道上的充电点还有点树荫,其他地方真不能待人。真希望这些问题能早点解决!

在记者探访的充电点中,除合工大老校区的充电桩上方建有车棚外,其余几个充电点都是露天的。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