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电网全面完工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电网全面完工
日期:2018-05-25 15:03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请现场开始施工作业,注意施工安全。523日,伴随着现场指挥人员发出的指令,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最后一基高压铁塔全面拆除,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核心区配套电力工程提前完工,不仅为行政办公区顺利搬迁入驻提供坚强可靠的供电服务保障,也使该区域智能配电网成为世界一流的示范。



今天我们现场拆除的是行政办公区最后一基高压铁塔,这基塔全高68.5米,重96吨,铁塔拆除后,行政办公区内高压线入地将全部完成。在施工现场,国网北京检修公司副中心架空入地工程负责人汪双清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


高端智能配电网形成示范


我们在实施多项电力设施改造同时,还为行政办公区配套建设了首批3110千伏变电站、8座开关站、23座配电室,目前已全部竣工投产,行政办公核心区内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网网架结构已经形成,为该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打下坚实基础。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部建设管理处处长王小峰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高压线路改造工程自2016年启动以来历时857天,截至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秉承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配电网建设理念,在不到两年半时间内,北京电力提前完成了含主配网建设、电力迁改在内全部配套电力设施建设任务。


北京电力选用世界一流的高端设备,打造世界一流网架结构,超过新加坡、巴黎等先进城市,采用双花瓣供电方式均超过这两个城市,供电可靠率可以达到99.9999%,年均停电时间小于21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创新应用10余项国际顶尖电网技术的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全面满足行政办公核心区搬迁入驻条件。北京电力副总经理赖祥生介绍。


高科技电力管廊可靠运行


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究竟是依靠哪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运行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随北京电力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综合管廊电力舱实地了解。


北京市率先在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核心区启动智慧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在一期两横三纵12千米的综合管廊建设中,电力舱已于今年3月全部贯通。截至目前,入廊电缆总长已达175千米。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尚博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行政办公核心区内全部采用综合管廊的电缆供电方式,坚持百年建设标准,打造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电力通道。


北京电力深入对接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最先进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思路(三最一突出)设计理念,建成国内首个全综合管廊的电缆供电系统,与传统电力隧道相比,综合管廊电力舱容量提升1.5倍,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具有独立的运维和抢修通道。


记者注意到,在综合管廊电力舱内,配置了自主研发的世界首辆应用在电力管廊的载人巡检设备,彻底解决抢修物资运输困难、电力舱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每条管廊均配置巡检及灭火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具备红外测温、可见光视频实时监控、有毒气体超限报警等运行情况及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功能,当巡视识别到管廊火灾险情时,可联动灭火机器人,行驶至火情位置并引爆干粉灭火弹实现主动灭火。同时还在220千伏电缆外层敷设了测温、震动光缆,对电缆表面温度及电缆振动状态异常进行实时监测。综合管廊电力舱中全部自动化监测信息将实时回传至北京电力综合可视化平台上,实现工作人员异地在线监测,全面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开发及运用,使管廊中电缆设备运行维护更加智能,极大地保障了该区域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世界一流智能配电网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网架坚强互联、装备标准先进、运营精益高效的特点,全要素体现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发展理念,全方位支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北京市电力公司运检部副主任林涛向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